□刘一霖(437必赢会员中心)
奥林匹克会旗升起,希腊语的《奥林匹克颂歌》响起,没有伴奏,演唱的是44位来自乡村小学的孩子。他们的服装在胸前装饰了喜气洋洋的虎头,脚下是虎头鞋,身体跟随节奏摇摆。现场有孩子摇晃的方向出了差错,歌唱并不精良。四个月前,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刚认识简谱。孩子们的质朴、纯洁、童真,与冬奥会场的简洁大气相映成趣,释放出了浓浓的人文关怀。
孩子们来自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,这是中国的欠发达地区,两年前刚刚消除了绝对贫困。孩子们从基础的“do re mi”练习,到用拉丁字母反拼希腊字母记住歌词,一路选拔、练习、淘汰,走到国家体育场开幕式的舞台。没有刻意和程式化的表演,但合唱形式的《奥林匹克颂歌》别具一格也足够温暖。
他们大胆表现,唱响个体与时代发展的乐章。和以往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会歌的奏唱方式不同,选择没有音乐基础的孩子合唱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决定。孩子们从零开始,历经110多天的合唱学习,将土地的真挚与小溪的清澈带到了奥运的舞台上,他们构建起了舞台上一抹童真靓丽的色彩,也表现出了中国对脱贫攻坚和素质教育的自信与底气。对于小朋友们来说,这是人生重要的时刻之一,舞台上的表现是对过去苦练的反馈,也是孩子们对未来的一声呐喊:“我们一定可以。”
音乐与奥林匹克精神是相通的。孩子们在退休教师邓小岚的带领下,克服物质的缺乏,一齐筹集乐器,自己依曲填词,以一种朴素的喜爱,用音乐浸润自己的生活,这无疑滋养着孩子对美的体验,也让他们有机会被看见。在选拔过程中,孩子们需要经历一定比例的淘汰,但“这里不讲我,而是讲我们”,友谊与团结犹在,这正是奥林匹克精神想要传承的价值,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践行的:工作中相互理解,竞争中尊重对手、敬畏公平,以及生活中建立联结、维系友谊,一点一滴传递奥林匹克精神的星星之火。
孩子们从大山与溪涧走来,脚踏着泥土的芬芳,眼含着未经世事的清澈,走入高雅殿堂。他们的真诚真挚,是对混沌复杂的春风化雨,也是我们需要的新时代新面貌。孩子们站在这里,既是对以往精致优雅的会场符号的颠覆,同时又塑造出略带粗粝与懵懂的生机,凸显出真善美的难能可贵。可以说,这是冬奥会开幕式上最饱含人文情怀的一笔,彰显着真挚与蓬勃的力量,联动着所有人对真与爱的思索与追求。
来源:红网
作者:刘一霖
编辑:陈晓丹
原文链接:https://hlj.rednet.cn/m/content/2022/02/06/10846387.html
备注:作者为必赢官网19级新闻实验班本科生